期刊简介
本刊主要反映本院及有关兄弟院校教学、科研、医疗的理论性学术刊物,刊登医药卫生方面的学术研究论著、临床经验、病例报告、文献综述等。
往期目录
-
1999
-
2001
-
2002
-
2003
-
2004
-
2005
-
2006
-
2007
-
2008
-
2009
-
2010
-
2011
-
2012
-
2013
-
2014
-
2015
-
2016
-
2017
-
2018
-
2019
首页>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

- 杂志名称: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
- 主管单位:辽宁省教育厅
- 主办单位:锦州医科大学
- 国际刊号:1674-0424
- 国内刊号:21-1606/R
- 出版周期:双月刊
期刊荣誉: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(CJFD)期刊收录:CA 化学文摘(美), 国家图书馆馆藏, 知网收录(中), 上海图书馆馆藏, 万方收录(中), 维普收录(中)
实验性大鼠视网膜光损伤模型的建立与研究
刘学政;于树春;李永洋
关键词:光感受器, 视网膜光损伤, 动物模型
摘要:目的建立和研究视网膜光损伤动物模型,观察较强可见光对大鼠视网膜光损伤的病理变化.方法自制光损伤箱.取健康成年SD大鼠35只,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(CON)、光损伤后1d(D1)、3d(D3)、5天(D5)、7d(D7)组,每组7只,各组大鼠在12h明12h暗环境中饲养7d,然后暗适应36h.D1、D3、D5、D7组大鼠采用4178Lux照度的可见光进行12h间歇光照射,连续3d,总计36h,然后在正常环境中分别饱饲养1d、3d、5d和7d.大鼠以10%水合氯醛麻醉,分别用4%多聚甲醛液3%戊二醛灌流固定,摘取眼球,制成石蜡切片及超薄切片,应用光镜、电镜观察.结果正常大鼠视网膜组织结构层次清楚,内、外节视杆排列整齐、规则.内、外核层排列紧密,染色均匀.光照后各组均可见光感受器形态的变化,其变化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加重.D7组变化与D5组基本相似.主要变化为外核层变薄而稀疏.光感受器视杆外节排列紊乱,膜盘叠状结构解离.内节线粒体肿胀,空泡变.外核层细胞核染色质固缩,分布不均匀,向中央聚集.结论采用4178Lux照度的可见光较长时间(36h)间歇照射可诱导大鼠视网膜光损伤,成功地模拟了大鼠视网膜光损伤模型;在光损伤的早期,即出现光感受器形态的变化,并随着时间的延长损伤逐渐加重.
友情链接